11631-作者:钟玲

  所有一级领域  所有二级领域

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 查看更多

R=R1(0):R1为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,数学特征值为(-1,0),R1(0)表示在规则(规章制度)下必须要做到的事情。比如:每个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,这是每个人必须做的R1(0)。

责任动力学案例分析

江西应用科技学院 指导老师:钟玲

18市场营销本 闻子浩

在上周末,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拼车去市区(我们之间并不认识)。在快到达目的地时,坐在前排的女生率先从副驾驶拿出一张二维码开始结账(可能二维码比较显眼,女生自己主动拿的,价格也是上车前就谈好了的)。他结账后,我也顺势向那个女生接过二维码开始付钱。结果荒谬的事情发生,那个司机开始说那个二维码不是他的,并从杂物箱里拿出另一张二维码。当时我跟那个女生虽然有点不高兴但还也没办法,于是再交了一次钱。在我回到家后,越来越觉得不对劲;感觉这个司机是在骗钱,那么明显的动作那么长时间的操作,他不可能没看到,却没有提醒,再说他自己的车上为什么要放别人的二维码呢。

案例分析:

在回到家后我对这个司机进行了责任动力学分析,我觉得他是角色责任低阶的,是R1-1),他在欺骗顾客,这不是一个司机应该做出的事,也不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做的事。同时也是原因责任低阶R4(c),他在给自己所在的出租车公抹黑,选择最大化的满足自我利益,没有考虑公司形象。责任熵组合来看就是R1(-1)+R4(c)=-1

不过,那时我是责任客体思维,现在学了责任动力学之后,懂得应该用责任主体思维进行分析,在付款前我为什么不主动了解呢?多问司机一句:“请问我是不是扫这个码付钱?”,就是多做一下简单的R3(+1)的礼貌行为,即为自己社交加分,又可以让自己规避风险。


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

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

责任总公式:R1(-1,0)+R2(0~N)+R3(0,+1)+R4(C/c)=1

所属责任现象:责任第一现象(一个责任主客体)

责任单位:R=R1(0)

本文责任思维模型:理性行动“四做原理”

责任思维工具描述:必须做,努力做,应该做,选择做

文章关键词: 加载中, 加载中, 加载中, 加载中

0位亲已答题!

 相关文章 Articles

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,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!
Copyright © 2015 ICP备案: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
责商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江西应用科技学院—责任动力学研究院
联系电话:15800477474
公司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